平安校园
Contact Us
    • 学生管理
      >
    • 安全服务
      >
学生管理
平安过暑假,安全“不放假”——福建中华技师学院致学生、家长的一封信
责任编辑:福建中华技师学院
2025-06-21

尊敬的各位家长,亲爱的同学们:

盛夏蝉鸣起,暑假悄然至。衷心感谢大家一学期以来对学校工作的理解与支持!为确保同学们度过一个安全、充实、愉快的假期,现将暑假安全注意事项及相关要求告知如下,请家长切实履行监护职责,与学校共同筑牢安全防线,也请同学们增强安全意识,做好自我防护。


一.谨防溺水


1.假期里,严禁孩子去水库、河流、湖泊、池塘等野外水域玩耍。孩子外出时,家长要做到“四知道”:知去向、知内容、知同伴、知归时。


2.家长应教育孩子遇到险情时不盲目下水救人或手拉手组成“人链”救援,应该立即寻求大人帮助。


3.切实教育孩子做到“六不两会”:

“六不”:不私自下水游泳;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;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;不到无安全设施、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;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;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。


“两会”:发生险情会相互提醒、劝阻、报告;会基本的应急自救、求助、报警方法。



二.交通安全


1.假期外出活动增多,出行需注意交通安全。外出时请家长和孩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,过马路遵守信号灯,走斑马线或过街设施,远离车辆盲区。


2.家长应起到监护责任,未满16周岁严禁骑电动车上路,骑乘电动车都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头盔。


3.私家车出行请系好安全带,不酒驾,不超载,不分心驾驶,儿童坐在后排座位,年幼的孩子使用安全座椅。



三.消防安全


1. 提高孩子消防安全意识。高温天气极易发生火灾,造成安全事故,家长要向孩子讲明火灾的严重性和危害,教育孩子不玩火,并加强防电、防火、防爆教育。


2. 注意家用电器不得超负荷运转,不私拉乱接电线,外出时要关闭电源开关。


3. 家长要给孩子做好榜样,注意用火用电安全,并定期检查家中的电器、线路等,确保无安全隐患。


4. 提高孩子的自护自救能力,和孩子一起学习消防安全知识,进行消防演练,学会正确逃生。



四.网络安全


1. 谨防电信网络诈骗。当前网络诈骗频发,由于学生涉世未深,防范意识薄弱,是诈骗分子的目标人群,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上网过程,教给孩子必要的网络安全知识,让孩子牢记“三不一多”,即:未知链接不点击,陌生来电不轻信,个人信息不透露,转账汇款多核实。


2. 预防孩子沉迷网络。防范孩子产生打赏主播、游戏充值等行为,请家长与孩子约定好每天的上网时长,文明上网、绿色上网,不传播不良信息,提高防拐骗、防侵害意识。



五.食品安全


1.家长应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,饭前便后洗手,细嚼慢咽,不偏食节食,不暴饮暴食,不吃生冷食物,不吃腐败变质食物。


2.教育孩子不购买“三无”食品,不买街头无证照商贩出售的食品,不食用来历不明的可疑食物。


3.要注意日常的餐饮卫生,持续的高温天气极易滋生各类细菌、霉菌,避免食物中毒。



六.外出旅游安全


1. 做好合理的出行规划和准备。出行前查询好天气、路况等信息。


2. 选择适合的游乐设备。家长带孩子玩游乐设施时,要先认真阅读游戏说明,根据孩子的年龄、身高等要求去选择。


3. 避免参与“驴游”或探险旅游。尽量不要前往地质灾害高发区域进行旅游活动。在遭遇极端天气时,避免前往山区、河谷等危险区域游玩,切勿贸然涉水出行。



七.应对极端天气


1.暑期处于暴雨、雷电、台风等各类极端天气多发期。请家长和孩子及时关注天气预警信息,尽量避免在恶劣天气外出活动。


2.暴雨、台风天气尽量不出门,若需外出,最好穿胶鞋、披雨衣;注意路况,防止跌入井坑、涵洞中;远离围墙、广告牌和大树等;不在低洼地带、山体滑坡危险区域活动。


3.突遇雷电时,应立即下蹲降低自身高度,同时将双脚并拢,双手放在膝上,身体其它部位不要接触地面,以减少跨步电压带来的危害。




八.心理健康


1. 家长应该利用假期多陪伴孩子,多与孩子沟通交流,了解孩子的精神需求,做孩子的朋友和榜样。


2. 用善于发现的眼光鼓励孩子的点滴进步,给予孩子安全感、信任感和幸福感。


3. 加强沟通。孩子在假期生活中出现负面情绪时,应该主动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感受,积极与父母交流;遇到困难时,也可主动向父母寻求帮助,共同商讨解决办法。




三.合理安排假期生活



1.帮助孩子合理制定暑期学习计划,并监督孩子保质保量完成,协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。


2.教育孩子多读书,读好书,加强亲子共读,在阅读中与孩子一起感受文字魅力。


3.引导孩子加强体育锻炼,每天锻炼一小时,提高身体素质。


4.家长可为孩子安排适量家务劳动,提高孩子生活自理能力;鼓励孩子参与社区公益活动,增强社会责任心;参与社会实践活动,丰富假期生活,增强实践能力。